- 快科技5月4日消息,Cerabyte表示,其新型玻璃存儲器的使用壽命可達5000年。據TH報道,近日,存儲初創公司Cerabyte分享了一段視頻,對其玻璃存儲介質進行了嚴苛測試。該公司取下其玻璃存儲介質的薄片,放入裝滿鹽水的水壺中煮沸(100°C)。然后,為了進一步測試,又將其放入披薩烤箱中烤制(250°C)。這段耐久性演示就是為了證明,在極端環境下,Cerabyte玻璃存儲器上的數據依然“100%完好無損”。Cerabyte成立于2022年,總部位于德國,致力于通過將一種“像象形文字一樣耐用”的數據存儲
- 關鍵字:
存儲 硬盤 SSD HDD
- 唯一比超快 SSD 更好的是超快 SSD,它不需要散熱器來保持其速度。PNY CS2150 承諾了這一點,它在纖巧的包裝中使用了更新的控制器技術,讓人很難相信這種水平的性能只是點擊一下就完成了。PNY 從事內存業務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對于 SSD,它可能以提供價格實惠的 second-look 驅動器而聞名。這意味著驅動器以通常較低的價格與使用相同硬件的大品牌競爭。此策略的一部分意味著擁有較小的容量范圍,尤其是使用較新的 SSD 硬件,以最流行的容量實現凈銷售額。許多其他公司都這樣做,而且通常范圍更大——我
- 關鍵字:
PCIe5.0 SSD
- 4月3日消息,金士頓即將推出其首款面向消費者的PCIe 5.0 SSD——Kingston Fury Renegade G5。根據相關報道,這款SSD將采用慧榮的SM2508主控,而非群聯的主控,預計使用美光的232層3D TLC NAND。這款SSD將提供1TB、2.TB和4TB三種容量版本,暫時沒有512GB和8TB版本,其中,4TB版本的讀取速度高達14.8GB/s,寫入速度為14GB/s,幾乎達到了PCIe 5.0接口的極限。較小容量版本的速度略低,1TB版本的讀取速度為14.2GB/s,寫入速度
- 關鍵字:
SSD 金士頓
- 3月28日消息,紫光閃存推出了UNIS SSD S5和S5 Ultra兩款PCIe 5.0固態硬盤,均采用3D TLC NAND閃存并標配1mm超薄石墨烯散熱片。其中,S5系列采用M.2 2280單面設計,兼容性出色且散熱表現優異,搭載12nm工藝主控芯片和PCIe 5.0 x4接口。通過DRAM-less架構配合HMB主機內存緩沖技術和SLC緩存,實現14900MB/s順序讀取、12900MB/s順序寫入的極致性能,4K隨機讀寫性能高達1800K/1700K IOPS,1TB/2TB版本分別提供600T
- 關鍵字:
紫光閃存 石墨烯散熱片 PCIe 5.0固態硬盤
- 3月13日消息,除了首款商用級PCIe 5.0 SSD PC450,長江存儲還披露了首款企業級PCIe 5.0 SSD,型號為“PE511”。它采用長江存儲新一代晶棧4.0閃存,相比于現有的PE321首次增加了16TB、32TB的大容量版本,同時保留3.84他、7.68TB,而最小的1.92TB直接淘汰。接口形態在U.2之外,還新增加了E3.S。由于采用了PCIe 5.0接口,整體性能可提升多達100%,直接翻番,但暫未公開具體數據。在耐久度方面也提升了20%,支持每天4次全盤寫入。發布時間暫時不詳,估計
- 關鍵字:
長江存儲 PCIe5.0 SSD 存儲
- 由于許多汽車制造商希望減少車輛中的組件數量,因此 eCockpit 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功能的添加反而促使他們增加組件數量。在這場拉鋸戰中,有沒有辦法通過使用虛擬化來減少存儲單元的數量以及減少常用數據的重復副本,從而在應用程序之間共享存儲?本文著眼于單根輸入/輸出虛擬化 (SR-IOV),以及它如何成為整合和減少軟件定義汽車 (SDV) 中所需存儲量的可能解決方案。單根輸入/輸出虛擬化 (SR-IOV) 與虛擬機管理程序SR-IOV 已經存在多年,但它主要針對企業網絡應用程序,以幫
- 關鍵字:
SR-IOV SSD 虛擬機管理程序 eCockpit ADAS
- 3月7日消息,美光推出了一款新的基于PCIe 6.x協議的固態硬盤原型產品,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7GB/s,成為目前全球最快的PCIe 6.x SSD。這一速度不僅超越了美光去年推出的26GB/s的PCIe 6.x SSD,更是將現有PCIe 5.0 SSD的性能遠遠甩在身后。在數據中心連接解決方案提供商Astera Labs的展示中,美光的PCIe 6.x SSD原型搭配了Astera Labs的Scorpio P系列交換機,該交換機擁有64個PCIe 6.x通道和四端口架構。此外通過NVIDIA
- 關鍵字:
美光 PCIe 6 SSD
- 大部分人連 PCIe 4.0 都未普及,即使是 PCIe 5.0 的產品也只是少量推出,不過廠商們才不管這些,甚至開始推出 PCIe 6.0 的產品了。例如著名的主控廠商慧榮就已經開始為 PCIe 6.0 準備新的主控芯片,最高速度或許可以突破 30GB/s。PCIe 6.0 的標準已經推出三年,如今商業化落地的曙光已現。PCIe 的起源和發展在計算機技術不斷演進的歷程中,數據傳輸的效率始終是制約系統性能提升的關鍵因素。早期,傳統總線技術如 PCI(Peripheral Compone
- 關鍵字:
PCIe 7.0
- 1、首先靠近一邊放置,不要放半截位置。靠近一端放置,不會把整個走線的阻抗分成幾節。無論是有連接器還是沒有連接器,靠近發送端還是接收端一邊放置,這樣讓中間的走線是一個完整的阻抗。如果是CPU到連接器,那么要么電容靠近CPU、要么靠近連接器。靠近CPU:靠近連接器:因為電容會造成阻抗不連續,不管是器件管腳,還是連接器,其實都會造成阻抗不連續。那么讓不連續靠近一個位置放置,會比放在半截要好很多。讓中間的走線是持續的連續阻抗。2、規范中沒有說靠近TX放置規范中說的是放置在發送端的差分對,并沒有說是靠近TX放置。但
- 關鍵字:
PCIe 電路設計
- (發布于2025年1月17日)在汽車、工業和數據中心應用中,高效管理高帶寬數據傳輸以及多個器件或子系統之間無縫通信至關重要,PCIe?交換機因而成為不可或缺的解決方案。它們提供了可擴展性、可靠性和低延遲連接,對于處理現代高性能計算(HPC)系統的高要求工作負載必不可少。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全新的PCI100x系列Switchtec? PCIe 4.0交換機樣品,提供多種型號以支持數據包交換和多主機應用。PCI1005是一款數據包交換機,可將單個
- 關鍵字:
Microchip Switchtec PCIe 交換機 汽車 嵌入式
- 縱觀2024年,存儲技術升級已經給AI計算、云端應用帶來了諸多便利,從年初鎧俠首款量產車規級UFS4.0推動行業發展, 到RM、PM 和XG系列SSD與HPE攜手登陸國際空間站,再到推出容量高達2Tb的第八代BiCS FLASH? QLC,展示下一代前瞻性的光學結構SSD,鎧俠與合作伙伴一起,不僅滿足了時下的存儲應用需求,并已經為未來存儲鋪墊全新的技術可行性。1? ?更大容量的存儲AI計算對企業級存儲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Tera級別參數的大模型可以輕松裝滿一塊30TB 的企業級固態硬
- 關鍵字:
202501 存儲 SSD
- 在最近北京召開的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數據存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數據存儲專委會)成立大會上,倪光南表示,數據存儲未來市場空間巨大,要重視算力與存力的均衡配置、推動市場以先進的固態硬盤 SSD 取代傳統機械硬盤 HDD 的存儲革命。隨著近年來固態硬盤的技術成熟和成本的下探,SSD 儼然有要革了 HDD 命的趨勢。但也有一些觀點則認為,機械硬盤在未來幾年內仍然占據著存儲市場的重要地位。存儲軟件 Scality 的 CEO 指出,由于 SSD 硬盤用的閃存價格還是太貴,即便是 QLC 閃存也不行,單位容量
- 關鍵字:
HDD SSD
- Solidigm 正式退出消費級 SSD 市場。
- 關鍵字:
SSD
- 隨著國內政策的積極推動,信創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一進程不僅涵蓋了中國國產化的加速,更是著力于構建和強化國內供應鏈,以實現更加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而政府在交通、教育、醫療等關鍵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旨在通過產業升級,推動整個社會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在這一轉型過程中,IT硬件的升級換代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國產存儲產品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研華100%純國產規格系列“盾AMF-SY111”即將面市,這不僅是國產化政策的推動,更是國內用戶對于高性能、高可靠性存儲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從IC物料到
- 關鍵字:
研華 存儲SSD SSD
- 縱觀2024年,存儲技術升級已經給AI計算、云端應用帶來了諸多便利,從年初鎧俠首款量產車規級UFS 4.0推動行業發展,到RM、PM和XG系列SSD與HPE攜手登陸國際空間站,再到推出容量高達2Tb的第八代BiCS FLASH??QLC,展示下一代前瞻性的光學結構SSD,鎧俠與合作伙伴一起,不僅滿足了時下的存儲應用需求,并已經為未來存儲鋪墊全新的技術可行性。更大容量的存儲AI計算對企業級存儲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Tera級別參數的大模型可以輕松裝滿一塊30TB的企業級固態硬盤,更大容量的存儲解決
- 關鍵字:
存儲 SSD 鎧俠
pcie ss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cie ss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cie ss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cie ss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